期刊家
学术期刊
科普期刊
出版社
图书
会议
我的购物车 0

经济研究

  •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分类:   经济与管理综合
  • 下单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77-9154
  • 国内刊号:  11-1081/F
  • 期刊定价:    ¥960
  • 起订时间:   2024年05月
  • 创刊:   1955
  • 周期:   月刊
  • 出版社:   经济研究
  • 发行:   北京
  • 语言:   中文
  • 主编:   高培勇
  • 邮发:   2-251
  • 库存:   999
  • 邮编:   100836
期刊收录
期刊荣耀
      • 期刊详情
      • 栏目设置
      • 期刊荣誉
      • 期刊文章摘录
      • 相关期刊
      • 成交记录
      • 点评详情
      服务推荐
      • 期刊投稿
        1-3月见刊
      • 订阅咨询
        一站式咨询服务
      • 杂志投稿
        在线杂志订阅
      • 发表咨询
        专人持续跟踪服务

      期刊详情

      • 期刊介绍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版地方:北京
        • 快捷分类:经济
        • 国际刊号:0577-9154
        • 国内刊号:11-1081/F
        • 邮发代号:2-251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大16开
        • 下单时间:1-3个月
        • 业务类型:杂志服务

      经济研究简介

      •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 经济研究》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经济研究》(CN:11-1081/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创办于1955年,是综合性经济理论类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本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前沿性,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的理论研究类文章,忠实地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各级经济决策者、政策研究部门、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宣传部门的广大干部、财经类专业的师生、各类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一切有志于研讨经济理论的人士和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界朋友服务。

      本刊在线订阅限时优惠价960元

      杂志文章特色

      杂志分析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经济研究栏目设置

      学术纵览,《中国经济学手册》专题(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谈(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笔谈,学习贯彻“5·17讲话”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笔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学术纵览_经济研究·高层论坛,汕头大学,经济研究高层论坛2019预告,学术综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期刊文章摘录

      <正>一、引言阿瑟·刘易斯(Lewis, 1954)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为两个部门,即传统农业为主的"维持生计的部门"和现代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部门"。在传统经济部门中,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众多从而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或者说,在这个部门中,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十分低下。由于这个部门的存在,现代经济部门在增长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

      作者: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

      作者:刘伟<sup>1</sup>,邱海平<sup>2</sup>

      <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是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是党和国家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宝库的重大贡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

      作者: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扎实做好经济工作。

      作者:黄群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在新时代尝试较全面地反映、总结与推广中国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的原创性学术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拟推出工具类图书《中国经济学手册》。编撰学科手册,是一项十分基础性的学术性工作,有利于深刻了解本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理论流派、经典文献、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是一门学科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经济学手册》将围绕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学发展主线,系统研究梳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标志性和标识性的经济学理论成果,总结展示中国经济学取得的进展,形成可供经济学者学习研究参考的大型案头工具书,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负责编撰组织工作,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作为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日常事务。手册采用分领域条目列举与解释方式反映中国经济学者的著名学术成就。条目拟包括三类:一是学者们提出的经济理论和概念;二是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法规文件中提出的经济方针、政策、概念及理论等;三是现实中的重要经济现象和问题。全部词条都将突出中国独特的经济概念、理论、问题和政策等。为了加强对中国经济学原创成就的推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学手册》编撰工作同步,自2022年第1期起,《经济研究》将以"《中国经济学手册》专题"方式连续推出《中国经济学手册》中的代表性条目,以飨读者。本专题的开篇文章是谢伏瞻院长撰写的《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学人的使命》,该文亦为《中国经济学手册·导言》。

      作者: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

      怎样遵循"七一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当前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任务;在开放型经济领域,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学科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两重性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理论依据,它在列宁时期的苏联和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中得到实践运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时代特征与主题的新判断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开拓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践中提出的基本政治经济学问题可以归结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如何处理国内生产力与世界生产力的互动关系,如何处理生产力发展与国内外生产关系、国内外上层建筑的关系与矛盾。习近平关于世界百年大变局、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开放发展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在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中的最新成果。

      作者: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理解为能源结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以控制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碳中和系统性方案,并进一步讨论了可行的市场化手段以支持方案的实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先立后破,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电退役和低碳转型之路。

      作者:林伯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

      中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面对规制强度更高的环境保护税,企业将采取实质性还是策略性绿色创新活动应对?既有研究没有答案。本文以中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实施为自然实验,基于微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首先,环境保护税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主要激发了企业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和在末端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绿色创新活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的新能源方面的绿色创新并不显著。其次,该改革诱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非是在企业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而是对其他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再次,该改革主要诱发了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实质绿色创新活动,但绿色创新路径依赖较为突出。本文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作者:刘金科<sup>1</sup>,肖翊阳<sup>2</sup>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信贷扩张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扩张时,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非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表明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及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的RBC模型,研究金融摩擦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稳态时,金融摩擦异质性造成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0.987%—2.577%,总产出损失为1.971%—4.685%,总消费损失为2.188%—5.2%。当经济面临宽松的货币冲击时,金融摩擦异质性可以解释国有部门相对于非国有部门的显著扩张。在动态经济中,金融摩擦异质性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了额外的配置效率损失和产出损失,分析结果表明额外的损失是重要的。此外,金融摩擦异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非国有部门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配置效率,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社会总福利。

      作者:林东杰<sup>1</sup>,崔小勇<sup>2</sup>,龚六堂<sup>3,4</sup>

      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地方公共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公共债务增长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一个城市的地方公共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负债率)每提高1%,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约0.06%。区分企业所有制的估计结果显示,地方公共债务增长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明显异质性,负债率每增加1%,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约0.20%,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降低约0.07%。以上结果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保持稳健。机制分析显示,地方公共债务规模扩大通过放松融资约束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通过提高企业税负、加剧信贷融资约束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研发设备更新速度,进而阻碍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述发现表明,地方政府应科学调控地方公共债务的总规模和增速,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和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吴敏<sup>1</sup>,曹婧<sup>2</sup>,毛捷<sup>1</sup>

      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筹考虑各类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鲜有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前述传导路径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基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扩容、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下降,MLF担保品扩容则对目标债券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助力其传导效率恢复。本文结论表明,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疏通利率传导,缓和金融监管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作者:刘冲<sup>1,2</sup>,庞元晨<sup>1</sup>,刘莉亚<sup>1,2</sup>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选取基于这一目标而实施的资管新规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为样本,检验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金融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投资显著增加,表明强化金融监管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从而支持监管有效观。进一步检验发现,资管新规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及民间金融发展水平和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压缩金融投资、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资管新规发挥这种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此外,资管新规对持有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的企业都发挥了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但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配置较多的企业。本文为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初步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为进一步释放金融监管的制度改革红利,进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作者:李青原,陈世来,陈昊,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有助于生产要素区间自由流动、经济空间格局优化重塑和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本文通过匹配交通基础设施、地理空间矢量、工业企业数据,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视角全面考察了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主干力量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铁路、民用机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存在资源再配置效应。高速铁路对城市资源配置的提升效应约为3.10%,高速公路对城市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高达2.14%,普通铁路和民用航空作用不显著或不稳健;(2)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通过要素流动、市场准入、生产转移三种机制影响城市资源再配置效率。中国正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本研究从学理上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有助于通过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还有助于挖掘其资源再配置效应,同时发挥"有形之路"和"无形之手"的作用,助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共同富裕美好社会。

      作者:文雁兵<sup>1</sup>,张梦婷<sup>2</sup>,俞峰<sup>3</sup>

      本文使用2005—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各行业运行量的数据,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地区外来劳动力的迁入率,这一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低技能劳动者。机制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与其应用规模和劳动力的迁移成本有关;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和户籍制度松绑的双重作用主要影响高技能外来劳动力的迁入。最后,在区域劳动力市场内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地区总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陈媛媛<sup>1,2</sup>,张竞<sup>3</sup>,周亚虹<sup>3</sup>

      近年来,新企业进入逐渐成为了第三产业占比加速提升的主导力量。理论上,本文将商事制度改革引入Melitz模型,证明了市场准入办事门槛降低将促使更多新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度较低的第三产业。实证上,本文验证了这一点。企业办证个数每减少1个,进入第三产业的企业占比增加约0.5个百分点;注册耗时和办证耗时的缩短也有类似的效果。进一步,本文发现商事制度改革的结构效应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主要影响消费性服务业;二是该影响主要存在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初1—3年;三是第三产业的新增企业规模相对变小;四是该效应随办事门槛降低而递减。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揭示了产业结构变迁具有企业进入的微观基础,而企业的持续成长,还需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作者:朱奕蒙<sup>1,2</sup>,毕青苗<sup>3</sup>,徐现祥<sup>3</sup>,陈希路<sup>3</sup>

      <正>【中文内容】1.请作者自觉规范引用各类文献(包括法律或政策文件、数据库、图片、手稿等)参考文献内容引用务必合法、真实、相关、准确、完整;参考文献来源信息(如文献的作者姓名、译者姓名、标题、类别、出版年份、版本或印次、出版单位、网络链接等)列示务必真实、完整、确切、详细。2.请作者自觉保证所做研究的依据、过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自觉确认所做研究与以往相关研究的区别作者投予本刊的稿件,无论最终是否在本刊发表,若被发现存在故意抄袭或造假等学术不端情况,已发表的,本刊将声明撤消,未发表的,本刊将中止评审流程。

      作者:《经济研究》编辑部

      <正>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系、财政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等五个系,以及消费与发展研究所、泰岳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和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院应用经济学科为A-类。近五年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

      作者:

      成交记录

      下单时间
      商品金额
      商品数量
      交易人
      2022-09-29 11:41:15
      ¥960
      1/件
      1***3

      点评详情

      评论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 免费
        咨询
      • 订阅咨询
      • 期刊推荐
      • 联系电话
        发表咨询:023-6549-4411
        订阅咨询:023-6033-8768